流汗可以排毒或是變瘦?原因是體內溫度太高,溫度影響血液,進而影響恢復或是暈眩
- 丞君 羅
- 2021年11月1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常聽到有人說,流汗那代表正在消耗脂肪,或者常聽老一輩的說是排毒的一種方式,或是運動
後能不能去洗三溫暖或是洗熱水,運動頭暈像是中暑是冰敷還是熱敷。
真相是什麼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首先我們一樣先說明一件事~
運動喝水並不是因為水分流失所以要喝水,主要是為了散熱。

(圖例一)
(圖例一左圖)這份研究是讓有運動經驗的人騎上一種能控速的腳踏車機器,速度越來越快強度也逐漸提高,當然氧氣消耗越多(攝氧量越高)
正常組(藍色)——最多可以騎到7分鐘
缺水組(綠色)——可以騎到4~5分鐘
較熱組(紅色)——可以騎到3~4分鐘
缺水又熱組(橘色)——可以騎到3~4分鐘(與較熱組幾乎無異)
聰明的你~或許已經注意到缺水對於體能影響不大了
(右圖)另一個研究是穩定用210W阻力騎腳踏車運動150分鐘(說明:心輸出量越低心跳越快,越熱時心跳越快)
隨著血液中氧氣越少,血液流速需要更快(心跳跳更多下)來幫助身體可以運作,那麼當運動
時哪裡需要血液呢,答案是血管與肌肉。
那麼這又說明哪些事情呢?
全身器官(像是肌肉、大腦等等)都是屬於一種蛋白質,那隨著運動過程分解產生熱進而溫度
提高,就像加熱蛋白質食物會怎麼樣呢?? 對!會變質 ,煮熟的東西無法變回原樣熟肉無
法變生肉,水煮蛋無法變回生蛋,同樣體內溫度提高時,身體器官將無法很好維持運作能力。
最有名的例子-洪仲丘事件
當時室外溫度非常高,同時進行有強度的運動,卻不給飲水或是較低溫的地方來幫助降溫時,
那麼對於身體來說將會非常的危險甚至死亡,那麼保持好的體內溫度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
什麼情況和方法能降低體溫
1.水分
當一滴水滴在手臂上時,會有什麼感覺,會感覺冰冰的,過一陣子卻不會了 為什麼呢?
因為低溫的水可以帶走溫度,流汗更多是為了幫助身體能帶走熱,幫助身體能正常運作。
但不是為了補水,甚至有一種狀況是~運動喝了很多感覺肚子都是水,卻覺得不太舒服,
那是因為水分無法進到細胞裡,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~
2.空間溫度
有些人可能會察覺到冬天運動時,似乎不太會流汗呢,而且運動強度可以更高
那請問溫度是不是越低越好啊?有沒有什麼判斷標準? 有的
實驗是不同溫度時在70%的強度下運動,觀察排汗的程度

(圖例二)
從排汗量角度來看,建議最好是11~21度之間,是個排汗量不會增加太多的區間,那可以仔細
想想平常運動都是幾度呢? 幾乎是21度以上對嗎?那顯然是高了些
(流汗)脫水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

(圖例三)
圖中可以觀察到,只要脫水1%,就足以影響5%的運動表現
流汗是人體散熱機制,不過可以的話盡量減少流汗;至於有人說出汗可以排毒?那麼請問是什
麼毒? ------實際在汗的成分裡更多是水(佔98%以上)和剩下的是礦物質像是氯化鈉(鹽
巴)脂肪酸、氨基酸...諸如此類,脂肪酸的釋出也是非常少量
3.濕度
說到濕度不得不提到,有沒有人曬衣服遇到曬不乾的狀況呢,答案是下雨時,我想應該不會有
人覺得因為雨淋到衣服所以乾不了吧,那實際原因是濕度過高時,空氣中都是水分無法移動,
同樣的當濕度過高時,人體自然無法透過流汗帶走體溫,那麼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
運動後適不適合去洗三溫暖和沖熱水澡?
身體因為運動的關係溫度很高,因為又濕又熱的環境讓身體無法透過流汗散熱,這是相當危險
的,血液因為流汗變濃稠,原本流向大腦的血液因為運動更多流向肌肉,接著因為泡澡皮
膚遇到熱會搶奪更多血液。
現在肌肉需要血液....皮膚也需要血液.....那大腦會.....非常容易產生頭暈(缺氧)的症狀
如果有人頭暈(比如運動),這時你可以拿降溫的東西——像是冰敷袋
敷在他血液流向的地方(通常是四肢),減少那邊的血液活動,幫助大腦增加血液增加氧氣,
千萬別頭暈還去冰頭(暈
結論
1.運動喝水不是因為缺水主要是為了散熱
2.運動選擇適合的溫度(11~21度之間)與濕度可以降低危險性
3.汗成分主要是水,身體毒素更多是透過尿與大便排除
4.洗熱水澡、泡溫泉、洗三溫暖都是很好的休閒活動,不過為了安全別選在運動後
5.如果因為血液被搶走導致大腦缺氧頭暈,可以透過降溫其他地方減少血液流動恢復清醒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QuSSWcc4_p5IZSi5a_OHPg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