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消耗熱量或是運動燃脂沒瘦?你可能要失望了,研究上並不支持透過運動有氧燃脂降低體重,減脂關鍵是發炎機制

  • 作家相片: 丞君 羅
    丞君 羅
  • 2021年11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如果有在網路上找尋減肥方法,多少會接觸到別人常說的

要學會計算熱量、計算基礎代謝率和TDEE、知道自己的體脂率與肌肉量

而會建議的做法

在飲食上

不吃高熱量的東西、吃到自己的基礎代謝率、吃超過熱量就會讓自己變胖、油熱量最高所以少吃油

在運動上

努力增加肌肉量因為可以產生後燃效應燃燒脂肪、努力睡好、多做有氧或是核心運動、基礎代謝率越高越好越容易瘦

以上這些是沒有根據的說法,有些人可能做對了什麼而瘦了,但也有人做了沒瘦 首先熱量是一種假說,我們應該保持謹慎客觀的態度去看待

那麼同時以下的內容也需要用相同的態度

那麼就讓我們開始......一探身體的奧秘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運動是如何讓人減脂的


身體並非單純的熱量儲存與消耗,進食時機影響你修復、生長(發炎)的位置是在肌肉?還是脂肪?


這個實驗是分成兩組,同樣進行十週的重訓,改變不同進食時間

(圖例1)

圖中可以發現,白色長條圖(運動前後吃)比黑色長條圖(早/晚吃)更能有效減少體脂身體的比例,進而提高肌肉的比例,所以越靠近運動時機攝取飲食越能有效減少體脂肪的比例



這個實驗是在相同消耗的熱量下,三種不同運動強度造成的影響

(圖例二)

可以發現到,高強度運動更能有效下降脂肪重,沒有運動和中強度長時間運動並沒有顯著差異,甚至有運動還比沒有運動脂肪還有些微增加


跑步是有氧、重訓是無氧?→什麼才算是高強度運動


那為什麼大家會產生有氧運動可以減少脂肪?


判斷運動能量來源的方式名叫呼吸交換率,透過運動時吐出的二氧化碳判斷,現在身體傾向用什麼能量來源,而隨著運動強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比例

(圖例三)

隨著運動強度越高歲發現身體更傾向使用肌肝醣,於是得出如果要消耗脂肪要維持在低強度,但是在實驗過後會發現並非如這張圖所想像的,如果照這張實驗的理論所做的去做......你該做的不是運動,而是.......躺著不動


那也有人去研究在運動時真正來源是哪裡(左邊由上而下對照)

(圖例四)

而更多人腹部的脂肪細胞,會透過分解成脂肪酸在血液中流動,那麼一樣會發現處在近乎休息~65%強度時脂肪消耗最多,而非高強度運動,一樣會得出沒運動時脂肪就在釋出了


那麼為什麼人還那麼胖!?


這個實驗時間是測量360分鐘(6小時),進食前(虛線前)進食中進食後的變化

(圖例五)

可以發現在沒進食時,脂肪細胞不停地釋放脂肪酸出來幫助身體運作,而在進食時(虛線後)回補,所以會變胖的原因....你吃太多了


肌肉、脂肪、骨量,會隨著你攝取量變多而一起成長,也會隨著攝取量減少而緩慢再生成長或是變小,但不會消失,你無法像工藤新一一樣變小成江戶川柯南


過去達到一定體重的人,只是讓細胞變小來幫助體重下降,且因為細胞長過會優先生長回去

除非透過好的發炎機制(肌肉修復)搶奪資源減少脂肪細胞成長


光是控制飲食但沒運動雖然看起來瘦但未必是健康,因為骨量(修復與壽命長關鍵)、肌肉(生活品質與外在關鍵)、脂肪(修復細胞關鍵)都會跟著下降


增肌只有好的嗎?→體重對壽命的影響


*雖然會瘦但不好的發炎機制:抽菸(讓肺發炎)、化療(減少生長)、喝酒(讓肝發炎)




最後一樣做個結論

  1. 進食越靠近運動時機越能減少脂肪儲存

  2. 高強度運動更能有效減少脂肪

  3. 體重增加因素之一–吃太多

如果此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,歡迎按讚、分享、訂閱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